新闻

为人民创作步履不息 为百年荣光增辉添彩——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金爵奖颁奖典礼

2021-06-19

619日晚,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

 

表演艺术家王晓棠、谢芳、祝希娟、梁波罗、达式常、童自荣以及著名导演郑君里之子郑大里亮相典礼舞台,与观众分享他们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共同表达了不忘初心使命,“与中国电影一起向前进”的坚定信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副市长陈通出席活动。

 

 

王晓棠:星星之火,四海燎原

 

 

“我是王晓棠,也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银环,今年87岁,我们的事业如同星星之火,四海燎原……”舞台上,王晓棠动情地讲述着她的从影经历。她从1955年起从影,先后从事演员、编剧、导演等工作,还担任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在1963年公映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王晓棠一人分饰党的地下工作者金环和银环,凭借出神入化的演技演活了俩姐妹,该片也成为她电影生涯的里程碑。2015年,王晓棠荣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谢芳:红色经典旋律代代传唱

 

 

无论是《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还是《早春二月》中的陶岚,谢芳凭借细腻精湛的演技成功扮演了多个知识分子形象,成为知识女性的银幕代言人。2015年,谢芳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谢芳又获得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生成就奖。说起描写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典之作《青春之歌》,86岁的谢芳表示:“世纪犹未老,百年正青春,红色经典的旋律,还将一代代传唱。”

 

祝希娟:与中国电影一起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正是出自表演艺术家祝希娟主演的经典影片《红色娘子军》。1962年,凭借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出色扮演女主角吴琼花,祝希娟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同年被文化部评为“新中国人民演员”,成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中最年轻的一位。舞台上,祝希娟坚定地表示,“我将与中国电影一起前进,向前进,向前进,永远向前进。”

 

梁波罗:为中国电影奋斗终生

 

 

“我是梁波罗,也是《51号兵站》中的‘小老大’。”梁波罗虽然今年已83岁,但在舞台上讲述声音洪亮,精神矍铄。1961年,梁波罗主演以地下党组织运送军需物资支援苏中根据地为故事的电影《51号兵站》而走红,其中,“船上钉共有多少颗? ”“共有三百五十六颗钉”这段经典台词,更是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说起与中国电影相伴相随,梁波罗激动万分:“我是中国电影这艘巨轮上的一颗螺丝钉,愿为它奋斗终生。”

 

达式常: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他是《年青的一代》中的林育生,也是《燕归来》中的林汉华,今年81岁的达式常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儒雅温润、阳光挺拔的经典银幕形象。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学会为了表彰他对中国电影作出的贡献,授予他“特别荣誉奖”。今晚,阔别银幕已久的达式常再度登上舞台,神采奕奕的模样,再现了当年风采,他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为中国电影,我还可以一直干下去。”

 

童自荣:为中国声音艺术贡献力量

 

 

作为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为观众奉上了一部又一部优秀配音作品,其中尤以《佐罗》最为“声入人心。”颁奖典礼上,童自荣用他那个性鲜明的音色,诉说着他和中国电影配音事业的情缘:“我今年78岁!很高兴我能用声音,为大家打开世界电影之门,为中国的声音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大里:继承父辈电影梦

 

 

作为左联影人代表,著名导演郑君里曾执导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多部经典影片。今晚,郑君里的儿子郑大里也来到颁奖典礼现场。子承父业的郑大里,是一名成功的导演、制片人,他说:“我的父亲是一位左翼电影人,上海是父亲电影事业起步的地方,我很荣幸能继承他的电影梦,传承我父亲对中国电影事业的热爱。”郑大里表示,从事电影事业是他一辈子的幸福,“感谢时代,感谢上海,感谢电影!”

 

 

在颁奖典礼上,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各大奖项逐一揭晓,中外影人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